Thumbnail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2/03/2025
分享

Phygital D:陸揚《DOKU 二元世界》(完整演出)

一場視聽震撼的舞蹈體驗,實時動態捕捉造就香港悉尼舞者虛擬對決

陸揚

中國新媒體藝術家陸揚的現場表演作品《DOKU 二元世界》,於2022年秋季首度在香港上演。作品以數碼技術穿梭多組二元境界,挑戰物理界限,帶來一場横跨香港西九文化區和澳洲悉尼歌劇院的動態捕捉實時舞蹈演出。觀眾可同時觀看現場演出,以及香港和悉尼的舞者在共同的虛擬空間互動,猶如跟以動態實時控制的數碼角色DOKU馳騁於佛教三界六道之間:天堂與地獄、人與畜生,以至餓鬼與阿修羅。

陸揚在國際藝壇上備受注目,2015年及2022年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展示其糅合影像、動畫、電子遊戲、流行和街頭文化等,探索神經學和宗教課題的獨特美學。DOKU是其近年創作的數碼化身,名字意喻「獨生獨死」,反映個人對生命、身份等的哲學,猶如其本人在虛擬世界轉生,超脫各種物理限制,遊歷隨心所欲的嶄新境界

主要團隊:
藝術家:陸揚
音樂/作曲:liiii
製作及發展(悉尼):Exhibitionist
製作及發展(香港):MetaObjects 元物
3D地獄環境設計:Extreme John

香港現場演出團隊:
製作人:黄詠欣博士
技術統籌:Andrew Crowe
技術助理及視聽技術人員:羅潤庭
編舞及舞蹈演出:梁儉豐
攝影團隊:Moving Image Studio

悉尼現場演出團隊:
製作人:Mathew Spisbah
動態捕捉及視聽技術人員:Sam McGilp博士
編舞:Harrison Hall
舞蹈演出:Taiga Kita-Leong

悉尼現場攝影團隊:
攝影指導:Tyron Seeto
攝影機穩定器操作員:Ginski Jermolajew
第一攝影助理:Andy Diep
燈光師:Vivian Duong
剪輯師:Cristobal Olguin / Tyron Seeto
調色師:Sebastian Reategui

演前座談會
《DOKU 二元世界》另設演前座談會:「超越二元對立:後疫情時代之數碼表演」,探討疫情以後的表演模式,以及揭開虛擬角色DOKU的今生與來世。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1/03/2025
分享

Phygital D:陸揚《DOKU 二元世界》演前座談會:「超越二元對立:後疫情時代之數碼表演」

炙手可熱的新媒體藝術家陸揚,於2022年「Phygital D」舞蹈節首次上演作品《DOKU 二元世界》,帶來了一場横跨香港西九文化區和澳洲悉尼歌劇院的動態捕捉實時舞蹈演出。

觀看完整演出 

演出前,陸揚透過遙距參加座談會,與時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當代表演藝術主管張月娥、悉尼歌劇院數碼節目主管Stuart Buchanan,以及演出共同製作單位等講者對談,探討疫情以後的表演模式,並揭開虛擬角色DOKU的今生與來世。

日期及時間: 
2022年9月28日(星期三)
晚上7時至9時

地點:
線上及香港逸東酒店

語言:
英語

講者:
      陸揚 藝術家
      張月娥 時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處署理當代表演藝術主管(香港)
      Stuart Buchanan 悉尼歌劇院數碼節目主管(澳洲)

主持人:
      黄詠欣博士(香港)(MetaObjects元物、《DOKU二元世界》製作人)
      Mathew Spisbah(澳洲)(策展人、《DOKU二元世界》製作人)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24/01/2025
分享

HKT西九音樂節回顧短片

第二屆「HKT西九音樂節」已圓滿結束!感謝各位台前幕後的音樂單位及每一位觀眾的支持及參與,大家的熱情讓連續四天的音樂節熱鬧非凡,充滿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一同回顧HKT西九音樂節的每個精彩瞬間,期待於下一届的音樂節與你再見!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08/07/2024
分享

TechBox 22–23年度跨界實驗共學回顧

楊嘉輝

TechBox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處與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共同建立的實驗平台。計劃由2021年開始,結集媒體藝術家、劇場設計師、學院師生,強調研究、探索和實驗,給予參與者最大的自由度摸索如何應用物料、感官、空間美學、觀演編排甚至是思想概念於其創作美學當中。

《TechBox 2023:旅人與聽者》是TechBox首個完整作品。有別於由導演或編劇決定文本方向及語境的傳統製作模式,TechBox創作團隊以媒體技術為藝術語言,配合劇場創作模式,開發跨界劇場創作形式。首席藝術家楊嘉輝聯同TechBox團隊*先於2022年結合人工智能系統和設計師們現場即興的聲影互動,完成每節長達六小時的展演;2023年則以英國文學家Walter de la Mare著名短詩《聆聽者》為啟發,楊嘉輝以音樂及流動影像,讓設計師建構空間及佈景、燈光、聲音系統和投影形式,再加入樂師和表演者,各種元素緊扣下交織完成劇場構作。錄像回顧紀錄了藝術家們一年來的創作歷程、工作坊,以及發展《旅人與聽者》的不同階段。

*由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師生和畢業生,西九表演藝術處戲劇組、技術及製作組聯合組成

首席藝術家
楊嘉輝

楊嘉輝曾修讀音樂、哲學和性別研究。2013年於普林斯頓大學修畢音樂博士(作曲)學位。創作涵蓋聲音、表演、影像和裝置藝術。2017年代表香港參加第57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曾獲獎項包括:寶馬藝術之旅獎、國際電子藝術大獎聲音藝術及電子音樂類別優等獎、以及首屆希克獎。作品屢於重要國際場合展出,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柏林Gropius Bau美術館、大阪國立美術館、都靈桑德雷托•瑞•瑞寶迪戈基金會等。近期個人展覽地點包括:阿姆斯特丹De Appel藝術中心、杜塞道夫美術館、愛丁堡大學Talbot Rice畫廊、芝加哥大學SMART美術館、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香港M+展亭、東京森美術館、杜拜Jameel藝術中心等。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04/03/2024
分享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3回顧短片

第五屆自由爵士音樂節 為樂迷帶來連串精彩回憶。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參與音樂節的人士鼎力支持,無論是三號風球下照樣來到西九文化區出席的觀眾,還是打風落雨仍然傾盡全力演出的樂手,都證明了難測天氣絕對不能冷卻我們對音樂的熱情。

這齣短片回顧了2023年自由爵士音樂節的熱鬧氣氛,希望大家一同期待來屆音樂節。

發掘更多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5/12/2023
分享

《白日》共在的旅程

陳冠而、李穎姍及簡僖進

跨媒介創作人陳冠而、李穎姍及簡僖進,從搜集城市的夢開始發展《白日》,於2022年11至12月帶給觀眾一次橫跨劇場空間內外的旅程。整個體驗分成「個人睡夢之旅」 和「共在的旅程」兩部分,而這段影片以大約30分鐘濃縮紀錄了第二部分。

在這「共在的旅程」,觀眾來到自由空間細盒,共同體驗一場以光、影、聲境構築而成,散佈不同夢境碎片的半夢半醒之旅,以特別的方式凝視這個城市的人之集體意識。

《白日》為「表演未來系列」第二個作品,可於節目網頁瀏覽詳情。

聯合創作
陳冠而
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小息跨媒介創作室藝術總監、劇場及跨媒介創作者、導演、旅人。透過創作、策劃凝視當代生活狀態,以身體為主體及媒介,形塑空間與經驗。近期創作有香港話劇團「跳格黑盒」《視外之景》、《清醒做夢時間》、《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獲IATC劇評人獎「年度演出獎」、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最佳舞台美學設計、最佳整體演出)、《靜默。邊境族》(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整體演出)。

聯合創作
李穎姍
生於香港,過去的作品以裝置和即興表演為主。以聆聽作為跟世界與自身連結的一個重要渠道,感受每一刻的流動。認為創作對自身來說是發掘和接受自己與他人有更多的可能性。近年演出以電子樂器、自製聲音物件為主,著重與各演出者、觀眾在同一空間上創造新的經驗。亦研究各種自然療法與其治療藝術,期望從聆聽身心以至疾病療癒之中滋養創作。裝置與演出作品在不同的藝術節中展出,例如塘食源野藝術節(香港,2020–2021)、Playfreely Festival(新加坡,2019)、空中集氣(香港,2019)、ART CAMP TANGO 2017(日本)、ifva影像嘉年華(香港,2016)、Asian Meeting Festival(日本,2016)、Kill the Silence festival(香港,2015)、「聽在」聲音藝術節(日本京都,2014)、Transi(en)t Manila Project Glocal(菲律賓馬尼拉,2014)。

聯合創作
簡僖進
自由身音響工作者及環境錄音師,2017年獲頒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音響系統設計。大自然聲音計劃「AK IN KK──Nature Field Recording HK」策劃人,以聲音地圖和聲音存庫記錄香港大自然的聲音景觀。近期參與的製作有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千高原》、賽馬會ifva Everywhere新作委約計劃《Birds Sing Louder in the City》、賽馬會「無限亮」教育及社區外展節目《不用眼睛找到你》、舞蹈演出《燕宇春徽》、小不點創作《點・撇・捺》、體驗劇場《她和他意識之流》和《她和他的時間之流》、第一屆香港演藝學院節《舞蹈學院春季演出2017》及《海洋公園哈囉喂全日祭2014-2017》。於2019年為黑暗中對話體驗館設計音響。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05/07/2023
分享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2回顧短片

2022年10月26至30日一連五天舉辦的自由爵士音樂節吸引逾20,000人參加,打破歷屆紀錄,音樂節更首度延展至竹翠公園,連同自由空間及藝術公園共五個舞台遍布西九文化區。除音樂演出外,藝術公園大草坪上亦舉辦了市集、電影放映和各種親子文化活動,讓不同年齡的觀眾一同投入戶外文化藝術派對。

這齣短片回顧了2022年自由爵士音樂節的盛況,希望大家同樣期待來屆音樂節。

按此了解更多自由爵士音樂節2022的詳情。

發掘更多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7/02/2023
分享

機緣都會:麥影彤二《Art運降臨》(第五集)

展覽開幕當日,阿科與觀眾及畫廊老闆交流。

麥影彤二

麥影彤二是一位概念藝術家。她的作品通過對哲學、藝術史、文化、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互聯網和新科技等的研究來反思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問題。她所創造的觀感體驗,以幽默和強烈好奇心的二元論所連接。她的創作包括裝置、繪畫、錄像作品、YouTube視頻和棟篤笑等。她亦於2022廣東話(萬人MIC×爆笑館)棟篤笑新秀比賽獲得亞軍。

ART運降臨》故事大綱

阿科是一位棟篤笑表演者,業餘也是位藝術家。阿科和Mak2在棟篤笑比賽交手之後,得知Mak2正在尋找一名素人去打造成為藝術家,便苦苦哀求Mak2帶他進入神秘的藝術圈。 在一連五集的《ART運降臨》,Mak2 將會邀請藝術行業中不同崗位的工作者,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專業人士和畫廊老闆,讓阿科一嘗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滋味!

媒體藝術節「機緣都會」以藝術探索人在當代生活中,與科技和數據並存的方式,當中邀請麥影彤二參與為期三個月的駐留計劃,由此催生出《ART運降臨》。

此為「藝創明天」節目之一,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

更多「機緣都會」精彩節目,請瀏覽:www.westkowloon.hk/serendicity

創作團隊

導演、編劇、演員
麥影彤二

編劇、演員
蒲科

監製
吳詠琪

攝影指導
林國寶

收音師
謝智衡

統籌
邱泳琪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7/02/2023
分享

機緣都會:麥影彤二《Art運降臨》(第四集)

為迎接下星期的展覽,畫家與 Mak2為阿科進行繪畫特訓。

麥影彤二

麥影彤二是一位概念藝術家。她的作品通過對哲學、藝術史、文化、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互聯網和新科技等的研究來反思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問題。她所創造的觀感體驗,以幽默和強烈好奇心的二元論所連接。她的創作包括裝置、繪畫、錄像作品、YouTube視頻和棟篤笑等。她亦於2022廣東話(萬人MIC×爆笑館)棟篤笑新秀比賽獲得亞軍。

ART運降臨》故事大綱

阿科是一位棟篤笑表演者,業餘也是位藝術家。阿科和Mak2在棟篤笑比賽交手之後,得知Mak2正在尋找一名素人去打造成為藝術家,便苦苦哀求Mak2帶他進入神秘的藝術圈。 在一連五集的《ART運降臨》,Mak2 將會邀請藝術行業中不同崗位的工作者,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專業人士和畫廊老闆,讓阿科一嘗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滋味!

媒體藝術節「機緣都會」以藝術探索人在當代生活中,與科技和數據並存的方式,當中邀請麥影彤二參與為期三個月的駐留計劃,由此催生出《ART運降臨》。

此為「藝創明天」節目之一,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

更多「機緣都會」精彩節目,請瀏覽:www.westkowloon.hk/serendicity

創作團隊

導演、編劇、演員
麥影彤二

編劇、演員
蒲科

監製
吳詠琪

攝影指導
林國寶

收音師
謝智衡

統籌
邱泳琪

上下移動
首頁 / 自由空間
日期: 17/02/2023
分享

機緣都會:麥影彤二《Art運降臨》(第三集)

Mak2 請策展人教授阿科寫個人簡介。

麥影彤二

麥影彤二是一位概念藝術家。她的作品通過對哲學、藝術史、文化、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互聯網和新科技等的研究來反思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問題。她所創造的觀感體驗,以幽默和強烈好奇心的二元論所連接。她的創作包括裝置、繪畫、錄像作品、YouTube視頻和棟篤笑等。她亦於2022廣東話(萬人MIC×爆笑館)棟篤笑新秀比賽獲得亞軍。

ART運降臨》故事大綱

阿科是一位棟篤笑表演者,業餘也是位藝術家。阿科和Mak2在棟篤笑比賽交手之後,得知Mak2正在尋找一名素人去打造成為藝術家,便苦苦哀求Mak2帶他進入神秘的藝術圈。 在一連五集的《ART運降臨》,Mak2 將會邀請藝術行業中不同崗位的工作者,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專業人士和畫廊老闆,讓阿科一嘗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滋味!

媒體藝術節「機緣都會」以藝術探索人在當代生活中,與科技和數據並存的方式,當中邀請麥影彤二參與為期三個月的駐留計劃,由此催生出《ART運降臨》。

此為「藝創明天」節目之一,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

更多「機緣都會」精彩節目,請瀏覽:www.westkowloon.hk/serendicity

創作團隊

導演、編劇、演員
麥影彤二

編劇、演員
蒲科

監製
吳詠琪

攝影指導
林國寶

收音師
謝智衡

統籌
邱泳琪

Warning

Someone else has logged in with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 This may indicate that your account has been compromised or account sharing is not allowed on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the site administrator if you suspect your account has been compromised


You will be automatically logged out in 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