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跨代賞》全新粵劇體驗 促進世代交流
「呢次係我第一次同孫女一齊去睇粵劇!」
「以前覺得粵劇係好遙遠的事,但活動之後,發覺原來粵劇都很值得我們跟新一代去玩和試,達到傳承的效果。」
--節錄自《戲曲跨代賞》參加者的回饋。
《戲曲跨代賞》是一項專為60歲或以上人士及年輕家庭成員而設的粵劇體驗,希望透過欣賞及體驗粵劇藝術,促進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交流。
蒙李錦記家族基金慷慨支持,活動於2022年5月至7月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接待了近90個家庭,超過二百位參加者。活動包括認識戲曲中心建築設計的導賞團,粵劇身段工作坊及觀賞茶館新星劇團的演出。
完成在戲曲中心的活動後,每個參與家庭會一起創作一份紀念品,並於9月底在戲曲中心作數碼展示,10月起在西九文化區網站作線上展出。詳情稍後公佈。
我的播放清單
請選播放清單
表演藝術季 2022-23:超繹自我
我們相信你在西九文化區的表演藝術體驗,遠不只在劇院的時光。這片臨海土地的自然環境、建築和氛圍,跟節目結合成一個獨特的藝術旅程,迸發出來的火花和力量,能夠直指人心,影響我們理解自己及世界的方法。 在這些製作中,藝術家銳意運用各種科技,將幻想變成可能,挑戰演出常規。今季節目已經陸續展開,既有以往好評如潮的旗艦節目,也有全新的藝術科技系列和多齣原創作品。立即觀看影片感受一下!
約定你一起發現未知,超繹自我。
精彩節目包括:
- 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一系列「藝創明天」節目,讓表演藝術與科技相輔相成,迸發舞台和公共空間的更多可能
- 戲曲——全新茶館劇場節目《開心穿粵》加入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機械人演出,還有本地粵劇藝術家在香港友好協進會呈獻的小劇場戲曲節獻技
- 舞蹈——以科技刷新現場表演、帶來震撼的「Phygital D」和聚焦女性編舞家的「自由舞」舞蹈季
- 音樂——進駐五個舞台的自由爵士音樂節和每週呈現香港音樂圈面貌的「自由空間音樂擊」
- 劇場——自由空間×香港話劇團、Panasonic呈獻音樂劇《大狀王》首演和「表演未來系列」探討當代劇場手法
- 教育 及拓展——導賞團和起舞@西九等適合不同觀眾的多元化活動
更多豐富的現場和線上節目詳情:wk.org.hk/season2223
我的播放清單
請選播放清單
茶館新星劇團演出﹕《靈界》(選段)、《紫釵記》之〈劍合釵圓〉
在這個網上節目,茶館新星劇團分別演出當代音樂作品《靈界》,以及經典粵劇折子戲《紫釵記》之〈劍合釵圓〉,讓大家透過傳統和現代的作品,欣賞到劇團演出的豐富面向。
由一眾本地年輕演員及樂師組成的茶館新星劇團,由著名粵劇紅伶羅家英擔任藝術策劃及導演,常駐戲曲中心呈獻茶館劇場「粵・樂・茶韻」節目。
《靈界》(選段)
作曲、排練指導﹕曾葉發教授
演出﹕茶館新星劇團音樂團隊
《紫釵記》之〈劍合釵圓〉
編劇:唐滌生
演出﹕陳澤蕾、陳禧瑜
監製:鍾珍珍
我的播放清單
請選播放清單
黃河船夫(選段)
二十多位來自赤煉鼓樂團的鼓手,演繹鼓樂作品《黃河船夫》。樂曲混合鼓聲與人聲,與鼓手的肢體語言相輔相承,形象地表現出黃河兒女不怕艱險,一往無前地戰勝困難,且彼此同舟共濟。
《黃河船夫》由著名指揮家張列執筆,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集體創作,描寫風起浪急下,黃河船夫踏風破浪、過激流、越險灘的情景。此選段節自2021年於戲曲中心錄影、由赤煉鼓樂團演出的版本。
戲曲中心製作
監製﹕鍾珍珍
我的播放清單
請選播放清單
教學專場網上版讓學生不受學習安排及地點影響,亦能接觸粵劇表演及文化,歡迎香港中學報名參加。30分鐘的節目包括戲曲中心線上導賞團、粵劇經典折子戲、古腔演唱及廣東音樂演奏。
戲曲中心茶館新星劇團一眾年輕樂師及演員呈獻戲曲表演,配合主持人解說,認識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文化價值,並了解經典戲曲故事中的中國傳統價值如何和現今社會接軌。
另設節目場刊及教學資源手冊,支援參與學校進行教學活動。
網上版節目承蒙陳廷驊基金會慷慨支持。
演出節目:
• 粵曲古腔演唱《高平關取級》
• 廣東音樂演奏《旱天雷》
• 粵劇折子戲《帝女花》之〈香夭〉
教學資源手冊下載:
教學專場網上版讓學生不受學習安排及地點影響,亦能接觸粵劇表演及文化,歡迎香港中學報名參加。30分鐘的節目包括戲曲中心線上導賞團、粵劇經典折子戲、古腔演唱及廣東音樂演奏。
戲曲中心茶館新星劇團一眾年輕樂師及演員呈獻戲曲表演,配合主持人解說,認識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文化價值,並了解經典戲曲故事中的中國傳統價值如何和現今社會接軌。
另設節目場刊及教學資源手冊,支援參與學校進行教學活動。
網上版節目承蒙陳廷驊基金會慷慨支持。
演出節目:
• 粵曲古腔演唱《高平關取級》
• 廣東音樂演奏《旱天雷》
• 粵劇折子戲《帝女花》之〈香夭〉
教學資源手冊下載:
教學專場網上版讓學生不受學習安排及地點影響,亦能接觸粵劇表演及文化,歡迎香港中學報名參加。30分鐘的節目包括戲曲中心線上導賞團、粵劇經典折子戲、古腔演唱及廣東音樂演奏。
戲曲中心茶館新星劇團一眾年輕樂師及演員呈獻戲曲表演,配合主持人解說,認識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文化價值,並了解經典戲曲故事中的中國傳統價值如何和現今社會接軌。
另設節目場刊及教學資源手冊,支援參與學校進行教學活動。
網上版節目承蒙陳廷驊基金會慷慨支持。
演出節目:
• 粵曲古腔演唱《高平關取級》
• 廣東音樂演奏《旱天雷》
• 粵劇折子戲《帝女花》之〈香夭〉
教學資源手冊下載:
網上音樂作品 – 《靈界》
茶館新星劇團演出
曾葉發教授
《靈界》作曲
網上音樂節目《靈界》排練指導
生於香港,是活躍於本地及國際樂壇的現代音樂創作及推廣者。他是香港作曲家聯會的創會主席,亞洲作曲家聯盟名譽會員。自1990起曾先後擔任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及亞洲作曲家聯盟(ACL)的副會長,並於2002-2008年獲選為國際現代音樂協會會長,乃該會自1923年創會以來首位非歐裔人士任此國際要職。除創作及指揮外,曾教授是音樂教育家亦是資深的電台工作者,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系教授,香港電台第四台總監及英文台台長等職位。
鍾珍珍女士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表演藝術主管(戲曲)
網上音樂節目《靈界》監製
鍾珍珍於2011年10月加入西九文化區至今,先後籌組及監製首次「西九大戲棚」、「西九大戲棚2013」、「西九大戲棚2014」、首屆「自由野」、「西九戲曲中心講座系列」、2015年春節首屆的「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II、III及IV」、策劃及邀請國光劇團的《賣鬼狂想》到港演出、多次籌組粵劇演員到內地培訓及交流、邀請褔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上海淮劇團、上海崑劇團及上海京劇院合作劇目到港演出「西九小劇場戲曲展演」、籌組及監製首個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2019年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等,並推廣至各地巡迴演出;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台日及開放日、開幕節目《再世紅梅記》總監製。
音樂團隊
李迪倫 | 高胡
麥嘉威 | 敲擊
司徒蔚雪 | 琵琶
何晉熙 | 笛子、洞簫
茹健朗 | 高音笙
袁嘉怡 | 箏
廖俊熙 | 二胡
曾葉發教授——《靈界》
《靈界》是一首屬於心靈的音樂。
《靈界》首演於1978年,由香港著名音樂家曾葉發教授作曲。此版本由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監製,戲曲中心茶館新星劇團音樂團隊演奏。
演奏此作品時,每位表演者需要把自己當作成其樂器所發出之聲音。音樂開始時,表演者以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與別人互通交流。
樂曲講求即興,表演者有極大的發揮及創作空間。表演者需集中意志及想像力,一切官感都聚焦在樂器的聲音。欣賞者不妨閉目細「聽」,將自己當成某種樂器的聲音,一起參與精神之會合;或作細「觀」,用耳朵察聽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自我」,借助聲音而相互結合。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近年分別於(2004)德國柏林、捷克布拉格、愛爾蘭都柏林、(2007)加拿大多倫多及溫哥華、俄羅斯莫斯科及聖彼德堡等地演奏,均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我的播放清單
請選播放清單
戲曲中心的歷程展覽
謝至德於1980年代開始學習攝影,1990年代初至2006年從事攝影記者工作,屢獲奬項。他於2005年開始發展視覺藝術事業,2008年成立失焦工作室,2009年與多位本地攝影師成立香港攝影文化協會,協助籌辦第一屆香港國際攝影節。謝至德早期的作品以香港街頭和社會變遷為題材,亦曾到中國的工廠探討勞工生活的狀況。已出版的個人攝影集超過十本,作品曾於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及中國等地展出。
戲曲中心開幕季迎來了首個攝影展覽「戲曲中心的歷程」。由設計到落成,戲曲中心經歷了八年時光,我們邀請了著名攝影藝術家謝至德,以攝影作品為建造過程作詳細記錄。是次展覽既呈現戲曲中心的建築之美,也向過程中勞心勞力的各人致敬。全木展亭位於中庭,概念來自古戲台建築,與富現代感的空間結合,形成有趣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