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 ─ 香港舞者”| 曹德宝
“曹德宝有一种独特的动态,结合不同风格,力量层次丰富。” ── 苏・希利
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当代舞系。 2010年加入不加锁舞踊馆任驻团艺术家至 2014年,其间开始参与舞蹈创作。 2012年为短片《盛放永恒的阳光》编舞及演出,短片于 2013年康城影展“Short Film Corner”展出。 2015年于西九文化区及城市当代舞蹈团合办的《新作论坛:光影舞蹈》创作舞蹈短片《yellow alert》,并获委约继续发展,于2017年跳格国际舞蹈影像节进行首映。 2016年获Japan Contemporary Dance Network邀至日本冲绳及北海道作交流演出。同年舞蹈作品《土炮》获邀至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舞蹈博览会(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演出。 现为自由身舞者、编舞及兼职戏曲武师。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杨云涛
“杨云涛是一位极具力量的舞者,散发著一种成熟的、知性的气质。” ── 苏・希利
杨云涛,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曾任广东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舞蹈员。其主演的舞剧《妈勒访天边》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优秀男主角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于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凭《云之南》获独舞表演金奖。
2002年加入香港舞蹈团,担任首席舞蹈员,并凭舞剧《水浒传》及《大地之歌》获2003年香港舞蹈年奖。2005年加入城市当代舞蹈团,凭该团节目《霸王》再获2006年香港舞蹈年奖。2007年出任香港舞蹈团助理艺术总监。2010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9年度最佳艺术家奖(舞蹈)”,其编导的《兰亭‧祭侄》、《花木兰》及《风云》分别获香港舞蹈年奖“最值得表扬舞蹈制作”。杨氏于2013年起出任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一职。
杨氏曾分别于广东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及城市当代舞蹈团发表多个舞作。为香港舞蹈团编创的作品包括《边城》、《笑傲江湖》、《天上‧人间》、《三国风流》、《兰亭‧祭侄》、《金曲舞韵顾嘉煇》、《花木兰》、《梁祝‧传说》、《风云》、《在那遥远的地方》、《倩女‧幽魂》、《红楼‧梦三阕》之<白>及《中华英雄》等。《兰亭‧祭侄》应邀于2013年9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并于2013年12月在台北新舞台上演,作为“香港周2013”的重点演艺节目;《花木兰》于2015年3月赴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9月赴悉尼及2017年4月赴伦敦南岸艺术中心演出;《梁祝‧传说》于2016年4月在韩国首尔“韩国舞蹈祭典”中演出;《倩女‧幽魂》于2017年7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及广州大剧院演出。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江上悠
“江上悠的动态典雅优美、流动多变,力量与幽默感互见。” ── 苏・希利
江上悠生于日本冲绳,于伦敦皇家芭蕾舞学院毕业,2002年加入香港芭蕾舞团担任群舞员,2014年同时兼任舞团的排练导师。
他曾参演的香港芭蕾舞团剧目包括米瀚文的《天鹅湖》、谢杰斐及科勒不同版本的《胡桃夹子》、海德的《梦偶情缘》、卡尼柏诺烈的《茶花女》、巴兰钦的《主题与变奏》、杜亚陶的《卡萨廸》、伊罗的《律动的神采》、科西的《舞极》、韦尔奇的《空.色》,以及维亚的《杜兰朵》等。
江上悠曾为香港芭蕾舞团的《编舞家巡礼》系列创作的作品包括:与胡颂威共同创作的《触角》(2014)和《白色谎言》(2012)、《OIOIO》(2011)、《镜花水月》(2010)、《一一》(2008)、《樱》(2007)及《影》(2005)。他亦曾为舞团创作长篇作品,如与胡颂威联合编舞的《卡门》(2017)、与胡颂威一同担任伍宇烈《新中国芭蕾─青蛙王子》(2013)的联合编舞,以及担任伍宇烈《糊涂爆竹贺新年》(2010)的联合编舞。他与胡颂威携手创作《波莱罗》(2015),香港芭蕾舞团凭演绎此作勇夺2016年香港舞蹈年奖杰出群舞演出奖。
江上悠于2015年为日本的舞蹈组织Architanz重新编排伍宇烈的《恶魔之物语》,又曾获香港的东边舞蹈团委约创作《Sonographer》(2011)及《Firefly》(2016)。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徐奕婕
“徐奕婕青春活泼、个性独立,身体给人明亮而轻柔的感觉。” ── 苏・希利
独立编舞及舞者,80后,6岁开始习舞,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毕业生。2015年度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新秀奖(舞蹈)得主。徐奕婕擅长编创环境舞蹈 ,走近观众,分享当下。她亦凭自身对大自然的触感,喜以花为题材,作品包括:《睡莲》、《乾花》、《牵牛花》、《鸡蛋花》等,风格被喻为诗意洋溢,简洁有力,精准地以不同层次的比喻,诘问人类身体的存在性。
网站: ivytheatres.com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杨春江
“杨春江是一位极具力量的表演者,亦是一位具备批判意识、热爱提问的思考家。” ── 苏・希利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后自习舞蹈并两获奖学金到荷兰及英国修读编舞。曾获六度“香港舞蹈年奖”(2000、2005、2009、2012、2013、2014) 、两度南华早报《全年五大最佳编舞》(2006、2008) 及香港艺术发展局舞蹈新晋艺术家年奖等(2002)。并被欧洲芭蕾舞蹈杂志Ballettanz年刊提名为“备受注目编舞家”。2013年杨春江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年度最佳艺术家年奖,赞扬他在编丶演丶教丶策划丶评论等各方面的成就及建树。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陈敏儿
“陈敏儿具备剧场魅力、国际视野,同时富有当代触觉。” ── 苏・希利
香港演艺学院现代舞系毕业生。毕业后随即加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成为专业舞者,1995年获亚洲文化协会利希慎奖学金赴美交流。1998年与舞者杨惠美创立“双妹唛舞蹈剧场”,风格被喻为充满香港本土情怀,别树一帜的女子双人组合。陈氏所编作品曾应邀于纽约、科罗拉多、悉尼、东京、京都、首尔、马来西亚、台北、新加坡、广州及巴西圣保罗等地演出。陈氏获香港舞蹈联盟颁发四项香港舞蹈年奖。
近年作品包括编导演古迹舞蹈剧场《免治O娘》; 不加锁舞踊馆舞蹈连续剧《墙44》; 及去年刚完成参与独立电影许雅舒新作“风景”。陈氏除活跃舞蹈界外,亦积极参与戏剧演出及担任形体指导 。近作包括三角关系《家。宝》; 神戏剧场《马》及《仲夏夜之梦》; 新视野艺术节节目: 甄咏蓓戏剧工作室《黑色星期一 》及 再构造剧场《未来简史》。 新作品《花生骚》以快速舞蹈时装秀窥探社会和人性的荒谬。
网页: www.abbychancandance.com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观・影 ─ 香港舞者”| 李伟能
“李伟能的特色在于其身体可塑性极高,散发著青春的动态能量。” ── 苏・希利
生于香港,十七岁开始接触现代舞。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会计系,同年远赴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深造舞蹈课程,并于2015年取得其艺术硕士学位(当代舞)。毕业回港后,随即加入不加锁舞踊馆。过往合作艺术家包括Crystal Pite (Kidd Pivot), Maresa Von Stockert (Tilted Production), Emmanuelle Vo-dinh,Sue Healey,周书毅,王荣禄及周佩韵等,亦曾于法国、伦敦、东京、台湾、首尔、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现为不加锁舞踊馆驻团艺术家。
近年发表作品包括《彼岸》(2015)、《Pardon…Pardon?》(2016)、《It tastes like you》(2016)、《回声折叠》(2016)、《并不只有我》(2017),《The Way Horse Talk; The Path We Walk》(2017)。
李氏曾获世界舞蹈联盟挑选于2016年于南韩举行的汇演中演出,并获得菁霖文化艺术基金颁发新晋编舞奖。其首次执导的舞蹈录像作品《It tastes like you》获选于南方影展2016(实验类),跳格国际舞蹈录像节2016(获得“观众之选”大奖),加拿大Festival of Recorded Movement 2017以及苏格兰Perth Dance Festival - Screendance Awards 2017 影展中放映。
2017年与独立艺术家邱加希共同策划《re:do/ Joseph Lee/ KT Yau》,首个以众筹方式进行重演,演出其独舞作品《回声折叠》,作品同时受邀往北京舞蹈双周、德国美茵兹的国际表演艺术节、城市当代舞蹈节、广东现代舞周中作巡回演出。
网站:www.josephwnlee.com
我的播放清单
请选播放清单
Warning
Someone else has logged in with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 This may indicate that your account has been compromised or account sharing is not allowed on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the site administrator if you suspect your account has been compromised
You will be automatically logged out in 10 seconds